惠帝二十八年,惊蛰之后,春分之前,袁府里姹紫嫣红开遍,张灯结彩,喜气盈人。
袁郑联姻,在前前后后准备了大半年之后,终于算大体妥当了,为了显示对新媳妇的看重,袁泠启和袁泠傲所居住的院落都重新休憩,里里外外,终是让人满意了。
袁家下聘那日,两位公子的聘礼,每份皆是一百零六抬,因为按照礼部的规制,皇子娶正妻的聘礼是一百零八抬,为了显示不僭越,所以袁家的聘礼是一百零六抬,有心人看了,不免在心里暗暗叹一句:只比皇家少了两抬,虽说不僭越,可是,难免也有张狂的嫌疑了……
郑家两位小姐的聘礼合在一处,一共两百一十二抬,从袁府正门抬出,穿过仁安街,前头都进了郑家中门,后头还没出袁家。郑家大总管更是亲自率领家仆在大门口列队,每一位抬聘礼的袁家下人人手一封红包吉银,有不经事的年轻仆人当街拆封,好事围观者上前,惊声大叫:“六两!”
说着,两眼发直,舌头都差点打卷。
本来袁家的聘礼手笔大得已经让全京城的人掉了眼珠子,如今郑家的出手阔绰让人不禁一声叹息:也就是这样的两家,门第才算般配了。要知,每人一封六两银子的吉银红包,光是这一项,郑家便扔出去两三千两银子,段潇鸣下朝回府的路上,被下聘的队伍堵住,也站在人堆里围观,心想着,军中的普通士卒,一年的饷银也不过区区六两银子,普通人的一条命还不如郑家给抬聘礼的下人打赏钱……
因为下聘那日的场面震动了京城,到了迎亲这日,九城兵马司特地请示了顶头上司护军都尉段之昂,是否派兵维持下治安,不然,怕混乱之中,百姓们会不会闹出什么事情。
段之昂虽是一介武夫,倒甚为心细,觉得终究是办喜事,出动兵马维持治安戾气太重,便交代了段潇鸣,让他暗暗派心腹调一营兵马,穿常服,分成小队,间隔十米,混在两旁围观的人群里。
朝廷中人,哪个不是耳听八面,老奸巨猾,虽然三家都没有人提过这件事,但是婚礼次日,段之昂分别收到来自袁郑两份吉礼,送礼来的人客气地说着‘托了段将军的福,婚礼才算办得体体面面,这是府里的一点小小心意,请将军务必笑纳’,来人走后,管家拿出吉礼里夹着的红封,拆开一看,五千两!段之昂不禁轻轻摇头一笑,当权臣果然是有好处啊,想他一个正二品将军,一年的俸禄,也不过区区三千两,如今举手之劳便是一万两银子。
**************************************************************************************
大婚这日,万人空巷,仁安街为迎亲的必经之路,被围得水泄不通,慕名而来的百姓,都想要一睹袁家两位天之骄子的风采。
幸而两家事前都有准备,更有九城兵马司的人在各个路口把守维持交通,整个迎亲队伍顺顺利利地从郑家到了袁家。
两对新人一起拜堂。
在今年的元宵佳节,袁昊渊忽然将泠霜之母陆茜柔扶正,虽然事前毫无征兆,但是泠霜心知此举与叔父定然脱不了干系。
礼部的动倒是勤紧的很,还不到一个月,敕封一品诰命的旨意便下来了,百蝶云秀裙和鎏金双凤一翟钗冠齐齐送到了陆夫人面前。
看着此时与父亲双双端坐在主位上的母亲,泠霜不知道她心里对正式成为袁夫人开不开心,但至少她此刻脸上的微笑保持得很好。
泠霜看着兄嫂们一拜天地,二拜高堂,夫妻对拜,心里忽然间极为感慨,前世里,她跟段潇鸣,都没有正式拜过堂呢……
拜完堂,便是开宴,各家的座次都是依照亲疏远近品级高低所排,宴席还未过半,便只剩下了袁泠霜独自坐在主桌上——父母皆去招呼客人,两位兄长都徘徊在各桌敬酒,祖母乏累,已与几位王爷家的太妃们到正房去说话了。
泠霜刚想离席,却见晏翡直直向她走来。
“阿泠……”一身水红色衣裙的晏翡,头上一排侧插了两支南红玛瑙镶嵌的芙蓉簪子,脸上有很重的脂粉痕迹,云鬓丽影,整个人打扮得比实际年龄成熟了好几分,穿戴得比泠霜还要艳丽,不知道得人,还当今日做小姑子的人是她呢。
“阿翡今日真漂亮。”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