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脸天下》转载请注明来源:奇书小说网qishuxiaoshuo.com
《西游记》就是86版所说的,孙悟空反抗强权,敢于对抗世俗,唐僧带着洗心革面的师徒几个,从刚开始的些许不合到同心合力,不畏艰险诱惑,打不赢就去搬救兵,唐僧固执愚昧,猴子冲动无脑,猪八戒好吃贪色,沙僧只会说“大师兄,师傅被妖精抓走了”,最后取得真经的故事吗?
如果仅仅是这样一个故事,《西游记》如何能够位于四大名著,与《红楼梦》《水浒传》《三国演义》一起,市井流传,家喻户晓至今?
每一个故事,影视品都要放到当时的具体环境来看待它的创主旨。
《西游记》是者集成自古以来的诸多传说,在明朝写成的,而86版的《西游记》,拍摄于百废待兴,浩劫过后的82年。在这个时候,由国家和政府的力量拍摄完成,并要经历各种审查的《西游记》,是不适合拿原著直接来拍摄,必须做出一些改编的。
86版本《西游记》的改编,台词,剧情增减,服装,选角,特技,布景,歌曲,配乐,舞蹈,动等等,在那个时代已经尽力做到了最好。即便是相对于过去30多年现在的诸多版本,也是胜出诸多。
只一句话,86版的《西游记》,影响了多少代人,始终留在我们的记忆里,而其他版本,就淹没在时代的洪流,消失无踪了。
且不说那些神奇的改编剧情,服装,没多少进步的特效,越来越无法欣赏的音乐,单说86版本的俊男美女们,穿衣打扮,实在胜过现在的诸多翻拍多少条街不止。每次看见新版本西游记的仙女和女妖精们,就恨不得马上回去看86版的仙女们洗眼睛。
真不理解现在电视剧电影的选角,莫非是吾等眼睛都出了问题?
《西游记》原著的思想意义极其丰富,其一就是其深刻的社会意义。
《西游记》毫无疑问,是对当时社会,乃至整个秩序的批判。
为一个国家最高统治者的国王,有国王迷信道教,要把所有的和尚抓起来;有国王想要治病,必须要1111个小孩的心肝,于是就真得把民众的孩子养在鹅笼里,准备开腹取心肝;有国王因为王后被妖怪抓走了,就一病不起,百事不管,全国寻医问药,许以高官厚禄。
文不思政,武不思战,望之不似人君,不外如是。
一国之君,能够以一种宗教奉为圭臬,整天以国事问国师,不思勤政爱民,专求仙问道,亡国之期莫非远矣?
本应百姓父母,爱民如子的国君,竟然要活生生地为了可笑至极的长生不老,要挖走1111个孩子的心肝,商纣尚且不及啊。
看似情深似海,专一如初的国王,几年不打理朝政,荒废国家,竟然没有被朝臣推翻,没有被外族入侵,没有被同室操戈,实在是祖上积德,时运颇佳。
《西游记》创的年代,明朝几个皇帝都迷信道教,甚至有的几十年不愿意上朝,法炼丹,求仙问道,把皇宫和朝廷都弄得乌烟瘴气。明朝的锦衣卫,司礼监,会同馆,东西两厂,鹰爪遍布朝野民间,更是使得民不敢言,官不愿为,民怨沸腾,哀鸿遍野,民生凋敝。
明朝一代,荒谬之事数不胜数,嘉靖一代,竟有好几个内阁大学士是因为敬献仙方给皇帝,然后得到提拔的。
这些仙方里面,有诸多关于房中术,双修之法。这些相当于国家正部级干部以上的官员,靠的就是贡献房中术而取悦圣心,飞黄腾达,一步登天。
而这些大学士们有一个特别的职责,就是替皇帝撰写青词。
青词,就是道教举行斋醮时献给上天的奏章祝文。一般为骈俪体,用红色颜料写在青藤纸上。要求形式工整和文字华丽。
明朝一个让人不敢相信的现实就是,你青词写得好,就能平步青云,写得不好,就要去烟瘴苦寒之地,死了都可能没人知道。
在《西游记》里面,一心奉承国王修道的大臣们,对要挖孩子心肝闭口不言的百官,公主被抢走无一人敢答的文武,不就是这些“木雕成的武将,泥塑就的文官”。莫怪乎明朝最后亡于农民起义和清兵入关,当时举城投降的官员远比誓死反抗之人多了多少倍?当时清兵将领酷爱读《孙子兵法》,而明朝守将竟有些人不知其为何物。
《孙子兵法》有何用,不如多写几篇青词,拿来孝敬上司和皇帝。
在整部《西游记》里,人间,天庭,地狱,西方都有完整的一整套统治秩序,规范了人,仙,佛,鬼,妖,魔等所有生灵的一切轮回。
这就是说,人活着,有国家朝廷管着你,成仙了有天庭,成佛了有西方,死了有地狱,是一个根本无法摆脱的轮回。
无论人如何挣扎,都在这个秩序之中。
而这个秩序之中,人间刑不上大夫,皇孙公子打死平民如同打死草芥,官员皇室的生死在皇帝的一念之间,上仙帝可以随意贱小仙乃至大将,如来可以操控所有诸佛菩萨的一切,极乐世界仍然公然索贿,佛祖认为经书卖得太贱,地狱里无穷无尽的冤屈和怨气,阎王可以随意让小鬼判官魂飞魄散,小鬼可以对你肆意打骂。
有后台的被收走了,没有后台的被打死了。
出身和实力决定一切,正邪,善恶,对错都不再重要。
即便是者本人,也被困于这样的秩序之中,再如何挣扎哀鸣也无济于事。
为人乃至其他生灵,有追求自由,不受束缚的本能。
但是在《西游记》里,哪怕是你死了或者成仙了,都不能摆脱这种束缚。
我们生而在这样的秩序之中,但是这种秩序的一切是否就是合理的?
我们被秩序所赋予的追求,是否就是我们本心所想要的?
我们所想要的,真得那么重要,重要到可以付出一切代价去争取?
悟空为天生地长的石猴,没有父母,没有兄弟姐妹,没有亲戚朋友,“却会行走跳跃,食草木,饮涧泉,采山花,觅树果;与狼虫为伴,虎豹为群,獐鹿为友,猕猿为亲;夜宿石崖之下,朝游峰洞之中”。
悟空只是天性使然,觉得钻到瀑布后面好玩,于是成了猴王,“日日欢会,在仙山福地,古洞神洲,不伏麒麟辖,不伏凤凰管,又不伏人王拘束,自由自在”。
猴王过了许久的享乐日子,知道了生死,害怕死亡而啼哭,于是通背猿猴出来,告诉猴王,“在阎浮世界之中,古洞仙山之内”,有不生不灭,长生不老之法。猴王历经坎坷,走了漫长路程,才终于找到了自己的师傅菩提祖师,拜师学艺。
猴王成了悟空,学会了本事,荣归故里,给小猴子们找到了兵器,可是自己却没有趁手的,便去东海龙宫夺了金箍棒,惹恼了龙王;被阎罗王抓到了地狱,悟空不肯就范,触犯了地狱法规。
一张白纸的猴子逐渐被六界教会了诸多东西,也触犯了诸多规矩。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小说推荐:【言趣阁】《海贼王之大蛇的百物语》《灾变卡皇》【笔趣迷】《国医》《结婚而已》【笔趣库】《你们修仙,我种田》《成为雍正妹妹之后》《小侯爷他追悔莫及》
柳亦瑜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奇书小说网qishuxiaoshuo.com),接着再看更方便。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