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奇书小说网】地址:qishuxiaoshuo.com

云州。

谁能想到留居云州的奉观观主辛言缺,竟是没有住在上阳宫天水崖。

从天子御驾亲征孤竹开始,辛言缺就失踪了一样,知道他在哪儿的人不多,好在还有个艾悠悠。

艾悠悠之所以知道,是因为辛言缺在住进这个地方之前找过他......拿钱。

辛言缺从天水崖拿了一些银子,把这地方买下来,然后还雇了几个人。

这地方原本是一家茶楼,不知道是因为什么缘故,原本的东家经营不下去了。

辛言缺在云州城的时候,就经常到这家茶楼来听评书,知道茶楼要卖,于是就买了下来。

然后还把原本在这说书唱曲儿的父女俩也留了下来,工钱照开,只给他一个人说。

好在这位老先生实在是了不起,知道怎么把评书说的更长,怎么吊胃口。

简单来说就是......注水。

一个长篇故事,他可以讲上千段,一天讲个三五段,一个故事也能讲一年。

如果不够,那就自己编点。

合理不合理,真实不真实,这些都不必太在意,看长不长就完了。

马车在茶楼后门停下来,艾悠悠下车后往四周看了看,见没有人这才上前敲门。

辛言缺的道童把门打开,见是艾悠悠,连忙俯身行礼。

“观主在吗?”

“在的。”

“又在听那位老先生说评书了?”

“没有,给那位老先生说评书呢。”

艾悠悠:“......”

进了门,就听到辛言缺说话的声音,显然是学的不错,说话抑扬顿挫,极有韵味。

见到有客人到,那父女二人连忙起身,向艾悠悠和宁未末行礼后告辞离开。

辛言缺看向艾悠悠:“又扰我兴致。”

艾悠悠道:“怎么不听,改成说了?”

辛言缺道:“我怕他的评书段子不够用,所以写了一个,说给他听听。”

艾悠悠:“观主大人写的是个什么故事?”

辛言缺道:“一个大将军隐藏二十年,最终举兵谋逆的故事。”

艾悠悠几乎上前要堵辛言缺的嘴,如果他不是怕辛言缺拔了他的胡子,他一定会这样做。

这事现在能说吗?

云州百姓,在拓跋烈的庇护下生活了十几年,这种事一旦被宣扬出去,云州百姓就得炸了锅。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小说推荐:《北齐怪谈》【读趣阁】《福晋来自末世[清穿]》《普罗之主》《替嫁多年后》《团宠幼崽爱护计划》【爱阅小说网】《买活》《什么年代了,还在传统制卡》《神话版三国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历史小说推荐阅读 More+
家父汉高祖

家父汉高祖

历史系之狼
一个伟大的帝国刚刚诞生,新的时代即将到来。刘长也曾想过要不要争一争那大位,由自己来率领这个崭新的帝国,可是他看了看自己的周围,刘邦,吕后,刘盈,刘恒...嗯,活着不好吗?于是乎,刘长戴上了穿越者之耻的帽子,开始了混吃等死的咸鱼生活。又名《我愚蠢的欧豆豆》,《这娃其实是项羽的吧?》,《跟你这样的虫豸怎么能治好大汉》等等。
历史 连载 686万字
晋末长剑

晋末长剑

孤独麦客
正如唐代诗人徐夤在《两晋》诗中所写的那般:“三世深谋启帝基,可怜孀妇与孤儿。罪归成济皇天恨,戈犯明君万古悲。”西晋得国不正,犯了太多错误,继承了东汉、三国以来的种种弊端。到了晋末,已经积重难返,亟待重新构建帝国的价值观及统治体系。但是“谁知高鼻能知数,竞向中原簸战旗”,历史没有给他们这个机会。自作孽,不可活。穿越者来到逐渐崩溃的西晋末年,他所能做的是——先活下来。
历史 连载 463万字
将军的小公主

将军的小公主

插柳成荫
宴国皇家子嗣单薄,皇帝膝下目前只有一位长公主赵安玥。赵安玥受尽宠爱,顺风顺水的长到十五岁,正值及笄前后,大宴和大祁迎来战事,大宴连连败退,无奈投降。最终割三城,并忍痛将唯一的公主嫁给大祁将军顾淮景。*成婚当日,顾淮景回到洞房中,看到的就是一地狼藉。小公主身穿红嫁衣,站在洞房中,抬起下巴,朝他哼了一声“这个房间以后就是我的了,这里不欢迎你。”他笑了笑。*又横又怂不作死就不会死但明知会死还是要作死的小
历史 连载 90万字
笼中雀

笼中雀

Miang
晋江金牌推荐vip2017-11-13完结总书评数1854当前被收藏数5233魏国摄政王萧骏驰,求娶齐国公主姜灵洲。姜灵洲知道,此去他乡,远嫁敌国,怕是要郁郁此生,做一只老死宅内的笼中雀。但是……萧骏驰爱妃,请出笼。姜灵洲笼里挺好的,妾身懒得出去。谁是谁的笼中雀,并不好说~一句话摄政王与他的小仙女互相驯养的故事。阅读须知1.1v1,he,双处,甜宠不虐。2.全文架空,谢绝考据。内容标签甜宠主角姜灵
历史 连载 65万字
神话版三国

神话版三国

坟土荒草
历史 连载 3272万字
崇祯重振大明

崇祯重振大明

凤凰北斗
一个现代人穿越成为大明崇祯皇帝,重振大明朝的努力。以《崇祯长编》《崇祯实录》《酌中志》等为准,前期按真实历史上的时间线写。
历史 连载 138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