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瓮最早出现在七百年前的一本兵家纪要中,是当时侦查敌情的一种手段。”

知辛俨然是个好老师,边说边提起茶壶倒出些水,用食指蘸上然后在桌面上勾画出了一个图案。

“它在当时记载的器型,是一种口小肚大的铜罐。人们会在瓮口蒙上硝制好的皮革,战时斥候将它埋在城墙根外,皮革与地面平齐,俯卧在皮革上,就能听见战场方圆十里之外,初具规模的马蹄之声。”

能听到那么远的动静确实厉害,可它似乎并不契合李意阑所面对的情况。

多数时候他们都是在粮厅里讨论案情,那里也就一张八仙桌底下能够藏人,说话的声音也就是正常音量,而且要是真的有人,几步之遥的距离里李意阑不可能察觉不到,他看着那个有点像缶的水笔画,斟酌道:“必须趴在瓮口听吗?”

知辛张开嘴复又闭了一刻,然后与李意阑四目相对道:“我能问问李兄问这缘由是什么吗?我若是不了解你的用意,答案很难直切正题。”

李意阑并不避讳他,大方地说了他怀疑衙门内有窃听者的事。

知辛愣了一下,虽看得见他忙碌,却没想到他的处境会这样难,齐具内忧外患,知辛心里没来由地生出了一层伤感,以医家的立场来看,李意阑目前更适合跟他一样,当个清心寡欲的和尚。

可这念想是举目可见的惘然,李意阑虽然康泰不继,但眼神从不曾黯淡。

知辛也不知道是该佩服他是勇者无惧,亦或是破罐子破摔,只好无奈地抿唇笑了笑,将李意阑的前提套入脑中思索。

半晌后他没抬眼,似乎还在想,但意识里已经攒出了一部分内容,便保持着垂眸的姿态说:“也不是,这是最早的听瓮,后来改进出了一些新样式,就我所知的还有三种,分别是罂听、矢缶和雀替管。先说罂听吧。”

“罂听和最初的听瓮一样,也是模样相当的铜罐,只是个头更大,腔体内足以坐下一个人。兵书《虎啸吟》里有记载,瞎子因为目不能视,看不见也不知何处可逃,而听力又远胜于常人,故而向来都是罂听者的首选。”

“这种听瓮能听得更远,据说十里之外的冰川上迸出一道裂纹,都逃不过瞎斥候的耳朵。”

这些陌生而晦涩的内容在知辛平和的语气下并不显得枯燥,李意阑听他徐徐而道,恍然间感觉对面的人像是一座山或一汪洋,同样是年纪相当的人,别人怎么就懂那么多,可这思绪并没有招惹嫉妒,只带来了一份洗耳恭听。

大师比“知我者”更难得,他是“我所不知者他也有答案”,这么一想,李意阑不可控地生出了一种自己老在占大师便宜的错觉。

被占了“便宜”的人却恍然不觉,仍在认真地讲他的经:“而矢服是一种特制的箭囊。史书上有记载,庆朝三军战时就用过这种箭囊,将牛皮以特殊之法缝制,平时插箭缚于后背,需要时就取下箭簇吹满气,枕在地上就可以听见半里之外的人马声。”

李意阑面有疑色,知辛看见后体贴地住了嘴,然后听他问道:“大师,特殊之法缝制的言下之意,我能不能理解为这种箭囊制不易,非得少数能工巧匠才行?”

知辛轻轻地“嗯”了一声,提醒道:“矢服是军资。”

李意阑立刻就反应过来了,军备的产地都是官督民办,如果对方窃听用的器具是矢服,正好也契合白骨案的主使者出自于朝廷这个特性,李意阑心思如电地想道,摸着兵部的肢节去查一查,或许能够有点儿发现。

此外知辛说还有一种,李意阑连忙将注意力收了回来:“我明白大师的意思了,那……却替管呢?”

知辛说的字眼拗口,且是一带而过,李意阑这时连确切的名字都不甚明了,只能鹦鹉学舌地仿了个差不多的口音。

知辛却没听出来,自顾自地继续道:“雀替管最早好像是刺客一类的人士,用来窥探机密的小工具。通常是铁或铜制的空管,腔内还有些构造,这我就不太清楚了。”

“雀替管因外形类似于椽辕下的雀替得名,上平下曲、前细后粗,嵌进砖墙上事先掏出来的小洞里,需要时取下隐蔽用的封口物,就可以听见隔墙之外的动静了。”

说完他停下来想了想,又补充了一句:“雀替管在民间,有种更简单的样式,就是木竹铜铁做的圆管,叫做听管。不过我觉得以李兄的五感,要是隔壁有人在用听管,应该逃不过你的眼睛。我所知道的,就是这些了。”

有时选择太多也是难事,李意阑听完雀替管,又觉得它和矢服同样都有可能,他所面对的前路上仍然是一片迷雾。

“假设窃听者用的是矢服或雀替管,”李意阑正色道,“我该怎么找出,或是避开这些东西呢,大师知道吗?

“怎么找我不知道,只避开还是有办法的,”知辛笑了笑,眼里闪着平和又睿智的碎光,“若他用的是矢服,你就不说话。若他用的是雀替管,你就换个地方说话。要想预加防备,那就既换个地方,又不说话。”

这一串话听起来像是绕口令,可是李意阑听懂了,因为他下午找江秋萍密谋的计划,正好就跟知辛的意思就差不多。

如果找不到窃听的途径,那就干脆切断源头。不过想想他们平时呆的最多的地方,李意阑也不算全然没有头绪。

这一谈让他心情大好,容光盛得几乎能扫尽脸上的病容,李意阑拱起手来笑着说:“听君一席话,少查三个月,多谢大师不吝告知。”

知辛掉了会儿书袋,也不知道他领悟到了什么,但能少查对李意阑的身体来说是件好事,他便也莫名的舒畅起来,摆了摆手说:“小事而已,不用谢来谢去的。”

别人是予取予求,他是无欲无求,李意阑的亏欠感登时又浮上来了,眼下没人找他,时间也没到,他卯着心思要陪知辛说说话,便随口瞎聊起来。

两人从霜雪腊梅扯到慈悲寺的课业,转而又从知辛最近在抄的佛经聊到李意阑的大哥,最后话题万变不离其宗,兜兜转转又自然而然地回到了案子上。

北风卷得雪粉乱飘,不经意看去好像又下起了雪。

李意阑想起江秋萍的猜测,就十分想跟知辛谈谈吕川,他看着院子外的天空说:“大师,要是有人骗了你,你还会相信他吗?”

知辛捻在指尖转动的菩提子轻轻地顿了一下,不过袈裟重叠,这个下意识小动就连他自己都没察觉到。他不由自主地瞥了旁桌一眼,随即温柔地说:“应该不会。”

李意阑意外听到了一个不那么“慈悲”却又合乎自己心境的答案,忍不住转过头来看他:“大师不相信人有改过向善之心吗?”

“不,”知辛笑了笑,扭头去看院子里风雪,“只是不信自己,能够心无芥蒂。”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小说推荐:《国医》【柠檬小说网】《直播写纯爱文的我在虫族封神》《活人深处》《斗罗:七杀惊绝世》《穿书后成了狼孩》《好莱坞的亿万富豪》《攻略男配的正确方法》【鸿蒙小说网】《回到红火岁月做俗人

奇书小说网【qishuxiaoshuo.com】第一时间更新《清平乐》最新章节。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言情小说推荐阅读 More+
国医

国医

甲子亥
有人因为第二天上班的时候左脚先迈进公司大门而被开除,也有人因为第二天上班的时候左脚先迈进公司大门而穿越。方洲就是其中一个。他穿到了修真界,花了五百年,完成了从医宗三等杂役到长老的完美蜕变。现在,他穿回来了!#主角会进入医院工作##日更,一般中午十二点更新,最多推迟到晚上六点#张嘴吃安利~星际第一制卡师国师大人重生日常小爷七零年代重生日常快穿之登高临下炮灰为王[快穿]势不可挡[快穿]求你别秀了……
言情 全本 81万字
六零之走失的妹妹回来了

六零之走失的妹妹回来了

半疏
简介:文案:许小华穿到了一本年代文里,成为里头上一世五岁走失,始终未能归家的边缘女配许勉如!原书主要讲述女主许呦呦生父早逝,跟随改嫁的母亲到了许家,成为许家上下皆护在心尖尖上的女儿,倾注诸多心......
言情 连载 161万字
猎户家的乖软小夫郎

猎户家的乖软小夫郎

折酒三钱
【全文订阅只需一杯蜜雪冰城钱,请支持正版!看完的宝宝可以帮我评个分吗!】顾柳是顾家村人见人夸的哥儿,家中活计一把好手性子也乖巧,然而他那黑心后娘为了点银钱,竟要将他嫁给邻村的泼皮癞子做妾。百般反抗无果,顾柳万念俱灰,寻了一条白布入山欲要轻生,却被一个猎户救下。那猎户生的高大魁梧,那一身狰狞的伤痕更是看的顾柳直发怵,谁料那猎户在听了他的事以后竟愿意出钱娶他!顾柳抹了泪,红着脸看向那高大的猎户:他这么
言情 全本 3万字
兽世大猫生存日记

兽世大猫生存日记

采蘑菇的老猫
秋言意气用事下,丢了狗屁似的工作,转头房东奶奶又找上门,说想要收回房子给孙子住。他只能揣着自己为数不多的存款,找可以过度的小出租屋。让秋言想不到的是,运气背到极点,人是可以掉下水井道的。让他更想不......
言情 连载 7万字
都重生了谁考公务员啊

都重生了谁考公务员啊

柳岸花又明
省直公务员陈着意外重生自己高三的那一年。于是,一个木讷腼腆、和女生说话都会脸红、只知道学习的高中生;突然变得通晓人情世故,说话做事总是恰到好处,不仅改变了人生轨迹,也越来越吸引女孩子的关注。女生:陈着你有什么优点?陈着:人老实,话不多。发小:我觉得骗人是不对的,你现在一点都不老实。陈着:没骗!人老,实话不多。(首先声明,绝对不是作者真实经历)
言情 连载 177万字
我的哑巴新娘

我的哑巴新娘

胡33
简介:褚休女扮男装多年从未有纰漏,直到家里给她说了门亲事。褚休茫然,“虽然我穿着男装但我真的是女人,娶了妻子以后跟她可怎么睡?”谁知嫂子误会她话里的意思,“谁说女人就不能睡了,你又不是......
言情 连载 24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