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章 决战(上)·也先奇谋 (第1/2页)
天才一秒记住【奇书小说网】地址:qishuxiaoshuo.com
洪熙十二年九月初,连绵的秋雨已经浸透了黄河两岸的土地,也浸透了这场持续近半年的战争。细雨霏霏中,大明与瓦剌的军营遥遥相对,空气中弥漫着一种比硝烟更浓重的疲惫——双方都像被雨水泡胀的弓弦,既拉不开致命的满弓,又找不到体面的松劲理由。
大明需要一场明确的胜利,把瓦剌人赶回漠北的风沙里。这不仅是为了关中的百姓不再受劫掠之苦,更是要向天下证明:帝国的根基稳固,洪熙皇帝的治下,有能力庇护每一寸疆土上的子民。而瓦剌可汗也先的算盘里,胜利的定义早已悄悄改变——从"饮马黄河、直逼中原",变成了"带着足够的尊严北归"。哪怕没能抢到多少物资,只要能对外宣称"大败明军",就能稳住那些蠢蠢欲动的部落首领,保住自己摇摇欲坠的威望。
瓦剌主营的毡帐里,牛油灯的光晕被穿堂风搅得忽明忽暗。也先攥着拳头站在地图前,指节因用力而泛白,面前的矮案上散落着各部首领的谏言——十之八九都在说"退兵",甚至有个年轻的百夫长壮着胆子提议:"不如降了汉人,至少能混口饱饭。"
"降?"也先猛地抓起案上的沙盘,那两个巴掌大的木盘里盛着细沙与碎石,本是用来推演战术的,此刻却成了他怒火的宣泄口。"啪!啪!“两声脆响,沙盘被狠狠砸在地上,碎木片混着沙砾溅到首领们的皮靴上,”你们的血性都被马奶酒泡没了吗?“他的咆哮震得灯芯突突直跳,”祖辈们骑着战马横穿大漠时,你们的父亲告诉过你们什么是‘降’吗?瓦剌的男儿就该像雄鹰一样死在天上,不是像兔子一样钻进汉人的笼子!“
帐内死寂一片,只有雨点打在毡帐上的噼啪声,像在为这场争吵敲着冷漠的节拍。过了许久,坐在最末位的白发长老缓缓开口,他的声音嘶哑得像被砂纸磨过的牛角号:”大汗息怒。“老人拄着狼骨拐杖,每说一个字都要喘口气,”汉人靠着火器死守营垒,咱们的骑兵冲三次,就得丢下上千具尸体。前几日去换盐的小子说,他们的佛郎机炮能打三里地,铁弹子比马头还沉,咱们的皮甲根本挡不住......"
"不止如此啊。“另一位留着络腮胡的长老跟着摇头,他的指甲缝里还嵌着战场上的血泥,”汉人早就布好了局。陕西的粮道藏在山谷里,黄河边的营垒砌了三层青砖,连渡口的浮桥都换成了铁索的。咱们打了半年,除了损兵折将,啥实在东西都没捞着。再耗下去,不等汉人动手,咱们自己就得先散伙——昨天夜里,又有十几个小子带着战马跑了,说是要去投奔鞑靼。"
也先的胸膛剧烈起伏,手按在腰间的弯刀上,刀鞘上镶嵌的绿松石硌得手心生疼。他何尝不知道这些都是实话?可就这么灰溜溜地退回漠北,他这个"草原之主"的脸面往哪搁?那些早就看他不顺眼的鞑靼首领,怕是要连夜带着骑兵抄他的后路。他猛地抬头,眼里闪过一丝孤注一掷的狠厉:"不能退!但可以绕!"
他俯身从地上捡起半块碎木片,在湿漉漉的毡毯上划出一道歪歪扭扭的弧线,直指地图上"太原"的位置:"赛罕王!"
帐外的雨幕里,也先的弟弟赛罕王闻声掀帘而入。他的甲胄上还沾着晨露,显然是刚巡营回来。
"你带一万骑兵,绕到山西去。"也先的声音压得很低,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命令,"太原是汉人的粮道枢纽,你去把它断了!能抢多少粮食就抢多少,抢不走的就一把火烧干净!得手后别走来时的路,从鞑靼的地盘绕回漠北,让汉人追都追不上!"
赛罕王的脸色"唰"地白了。他比谁都清楚山西的地形——那里沟壑纵横,明军的卫所像星子一样撒在各处,别说断粮道,能不能活着摸到太原城根都是未知数。可看着兄长眼里的血丝,他张了张嘴,终究只吐出三个字:“臣弟遵令。”
临行前夜,也先屏退左右,悄悄塞给赛罕王一包沉甸甸的东西。赛罕王捏了捏,是金箔的触感,薄如蝉翼,却重得压手。“若是事不成……”也先的声音低得像耳语,“就用这个买通鞑靼的首领,哪怕割让一片草场,也要借道回来。记住,活着比什么都重要。”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小说推荐:《狐系恶雌太好命,喜提绝色兽夫》【霸气小说网】《八零小炮灰,撩爆男主要上位》《对不住了爹,我是锦衣卫》《承汉》《灵能者不死于枪火》《认长公主为义母后,全家追悔莫及》《朕就是万历帝》《破云》《邪神竟是我自己》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