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三余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奇书小说网qishuxiaoshuo.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两人寒暄了两句,杨氏便起身告辞。宋秋被宋氏叫去送他。杨氏句句夸他性子贤惠人也长得可人,倒把宋秋夸得不好意思了。
他低着头,看起来很是羞窘,可那根簪却没有收起来,一直紧紧揪在手里。眼看着杨氏走到了门口,他到底觉得良心过不去,还是开了口:“杨叔,这门亲事……我不能答应。”
杨氏一愣,“怎的,莫不是哪里不满意?”
这么好的人家打着灯笼也找不到,过了这个村可就没这个店了。这么想着,就觉得这少年有些不识好歹。
宋秋并不在意他的神情,话说出口他就终于松了口气,后面的解释也就顺理成章了。“杨叔,我小舅的身子也不知道……这亲便是定下了也不知道能不能按时成亲。赵姐姐……赵姑娘都已经二十了,又哪里还能再因为我拖上三年?赵姑娘心善,可我如何能这么拖累她?”
宋秋仅仅只是侄儿而已,这孝期不守也无妨,可如今他都表明要守三年,杨氏总不好反过来劝他。这顾虑还真是个问题,在东青,一般人家女子十六七岁,最晚十八岁总归是要成亲了,赵宁过了年都二十一了,已经算拖得久了。如果再晚三年,杨氏倒还真不能说这不是拖累。
他猜赵宁可能也没把人家家事打听清楚,便点了头,话却没说死,只道:“宋公子的话我会转达的。”
宋秋朝他感激地笑了笑:“谢谢杨叔。”
他把簪递了过去,又从怀里掏出了个灰色的布袋和十文钱,“这里头的东西是我欠她的,还要麻烦杨叔替我转交给她。这十文钱……”宋秋自己都觉得拿不出手,抿了抿唇还是道,“多谢杨叔走一趟……”
杨氏哪里好意思要,最后也只接了簪和钱袋就走了。
***
“我说阿宁啊,你就不能坐不一会儿吗?转得我脑袋都疼了。”
赵宁坐立不安,来来回回踱着步,许久都没个消停,刘沭捂着额头终于抱怨出口了。赵宁咧了咧嘴角,虽然听话地坐在了石椅上,眼睛却还是直直望着洞门外。
石桌旁,除了这两人外,还坐着刘沭的夫郎贺忻。贺忻是土生土长的泗水城人,动麻利性子爽快,那天刘沭从医馆回来和他说起了赵宁的事儿,没个两天他就把宋家的情况调查清楚了,问了赵宁的意见后就去寻了官媒提亲。
赵宁这下子哪里还坐得住,干脆拖伤带病地回了镖局,那簪子还是她听了各方意见后亲自挑的。因为赵宁这一桩喜事,原本镖局里沉闷的气氛倒是一扫而空。
“哦,来了!”
她们在这儿干坐着都快一个上午了,遥遥看见杨氏被领进来,赵宁一下子站起了身。她其实也挺紧张的,就怕别人觉得她见了两次就上门提亲有些轻浮,可还是想要赌一赌这两面之缘。
只不过杨氏一脸尴尬地进来时,不止是她,刘沭夫妻俩也猜到事情怕不怎么顺利。杨氏把宋秋的话一五一十地转告了赵宁。两个女人听完都还没说话,贺忻已经拍了拍桌道:“阿宁,你可想清楚。你也老大不小了,伯父要是知道你的亲事还要拖铁定不同意。”
赵宁接过杨氏递过来的布袋子,虽是灰色的粗布,针脚却细密。她掂了掂,里头丁零当啷响,她就知道该是当初那十文钱了。
她爹想孙女这是其一,守不守孝也无妨,可如果宋秋他舅舅不合适长途颠簸,想必那人不会丢下一家老小独自这么跟她走的。这么一来,倒真是个死胡同了。她七年没回家了,家中也没个识字的,似乎也没舍得花钱请人给她寄信,她到现在也不知道爹娘境况如何,她不可能为了一门亲事一直留在泗水城干等着。
这么一想,赵宁给了点赏钱便打发杨氏走了,随手将那钱袋揣进怀里。要说失望那肯定是有的,可说到底,她也就见了他两面而已,凭着感觉凭着一时的好感才会冲动。如今事情不成了,遗憾归遗憾,赵宁倒也潇洒至此就没怎么放在心上了。
***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