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12 章 解释
《被皇帝偷看心声日志后》转载请注明来源:奇书小说网qishuxiaoshuo.com
平定倭寇之后的第八日,穆国公世子收到了从京中快马送来的急递,并毫不意外的遭到了弹劾。十几日过去后朝廷这把大漏勺该漏的也漏得差不多了,虽然具体消息仍然遮遮掩掩,但一口气料理四五百人的腥风血气仍然从泄漏的只言片语中渗透出来,令所有有识者不寒而栗——孝宗皇帝至今百余年,文官们日拱一卒,从不懈怠,已经在朝政上占据了绝对的优势,将开国时严苛酷厉的政治逐渐改造,转化为了能让士大夫怡怡自得的安乐窝;如今世子兵锋一起,难免就会让士大夫们骤然生畏,回忆起一度被高祖太宗支配压迫的那份恐怖,还有被严刑苛法囚禁的那份屈辱。
……为了防止政治传统被癫公破坏,为了守护百年来渴求的和平,贯彻爱与真实的仁义,可爱而迷人的正派角色们齐心协力,终于要对穆国公世子下手了!
当然,相比起带宋儒生,大安的士大夫现在还是相对要脸的;至少不敢效法苏辙、司马光,在对倭大胜的结果上做文章,主张给东瀛倒贴赔款赔礼道歉什么的。大安文官们其实非常清楚,世子的手腕虽然酷烈,但控诉的罪名多半不是虚谈,纠缠通倭的证据毫无意义,反倒可能被倒打一耙;所以思前想后,弹劾的罪状中并不包括实质内容,只是指责穆氏“跋扈”、“违背祖训”、“居心诚不可问”。
——抛开事实不谈,你就说你跋扈不跋扈吧!
早在动手料理那些举人秀才之时,文官们的狂怒就已是意料中事。但最为怪异的却是内阁的态度,几位阁老重臣并没有顺从朝廷舆论展现出同仇敌忾的气势,而只是公事公办,给世子发了一封急递,让他“明白回话”、“勿得迟误”;虽然“毋得迟误”,但朝廷的办事效率是大家都知道的,明白回话后双方你来我去打嘴仗,时间少说也得拖上小半年;时间一久事态变化,很多事情就可以微妙的布局了。
实际上,仿佛是生怕穆国公世子不能理解,内阁主事的闫阁老和许阁老花了很大的心思。从笔迹上看,他们这一封精心措辞的公文,是由时任翰林学士、权知制诰的张太岳写的。
——勒令世子明白回话的公文,居然由张太岳亲笔书写。穆氏要是连这个信号都读不懂,那他也不必搞政治了,回家等着被下狱算了。
事实证明,被朝政捶打得肉质q弹之
带过,不损清誉。有的时候不逼上一把,都不知道人可以有多么优秀;许少湖不过五十,闫分宜也才七十,各个都是嫩得掐出水来,正是出去闯的大好年纪,要是没有世子吹来的春风,他们能顺势下这个决心吗?
所以说,世子是非常有德的;一般人可能不理解这高尚而微妙的德行,但高人总会明白这个道理。知我罪我,其惟春秋!
作为有德且仁义的世子,穆祺端坐着消化完了这惊天的变故,随后捻起毛笔,饱蘸浓墨,颇为吃力的写下回复:
“敬上阁老台鉴……
·
当天下午,穆国公世子屏开众人,在一间小小的别间内召见了戚元靖,询问战场善后的后续事务,并重点打听了外地倭寇入侵的情形——此次倭寇的侵略并非一路;除山东遭遇的打击最重以外,浙江、广东也受到了侵袭。因此,同样被特召入京的俞志辅半路接到兵部调令,紧急南下协助防备。所幸倭寇仓促而来,战力不强,问题倒也不大。但南北两路倭寇携手而来,时机配合如此巧妙,却绝不能用偶然来解释了。
楠叶西忍已经自戕,谁也不知道此次入侵的底细。但如果仔细分析南北两路配合的时机,有些事情还是很明白的。
“从时间上判断,这几波倭寇应该是有配合的,弄不好还是接受的统一指挥。世子道:“既然是统一指挥,那必定有更大的力量在幕后主使。这样的主使,总不能白白放过吧?
戚元靖垂手回话:“这当然要看朝廷的意思。
大安重文轻武,武将在用兵方略上并没有太多的决定权;戚元靖资历本来也很浅薄,说这样的话相当正常。但世子只是一笑:
“朝廷也不过就是几座宫和几座观,饭还是要分锅吃的嘛。朝廷这么多人,每个人意思都一样么?
这话可就太露骨了,戚元靖有些惊讶:“世子这是何意?
“没有什么用意。世子曼声道:“只是想请戚将军看一封信罢了——当然,这封信本来不该由你过目的,所以看后切勿外传。
说罢,他从袖中抽出闫阁老与许阁老的书信,随手递给了戚元靖。
闫分宜许少湖在信中一吐为快,该说的不该说的全部倒了个干净,因此在书信末尾再三叮嘱,一定要保守秘密,不可再军中
物此行与我等的瓜葛又不深。只要愿意脱离抗倭一线低调行事相信那些文官一时也不会为难。”
政治斗争也是要有章法的不能上了头什么本都赔出去。穆祺虽然狠下心来大开杀戒不惜搅乱朝局也要清理后患;但动手之前也设置了充分的防备全程将戚元靖隔离在此事之外没有受到直接的波及。也正因如此戚元靖其实还有退步抽身的余地。只要他及时与穆国公府切割自保并不为难。
干大事的可以嗦哈但不能一点余地都不留。就算真有了个万一戚元靖也是他千辛万苦保留下来的种子总还有一线生机。
不过这就是赤·裸裸的偏袒直白无疑的双标了。要是让平白被拖下水上强度的闫分宜许少湖知道这癫公居然还能这么用心良苦周到细致的为他人考虑那恐怕真得恨到两眼出血。
为了稍作掩饰世子又道:
“所以
这句话说得很真诚也很切实际。大安朝修文偃武百余年武将地位大大衰落朝堂话语权消弭殆尽;因此在文官们的政治斗争中戚元靖这样基层的武将基本就是论外——上面压根不相信武将能翻出来什么风浪所以也根本懒得在他们身上花精力。而福祸相依这样近乎于侮辱的轻视却恰恰成了保命的关窍。在高层全力互殴之时是没有精力收拾这种小卡拉米的。
戚元靖沉默了片刻:“……即使如此又能保长久无虞么?”
“那就难说了。”世子淡淡道:“党争的事情谁能知道呢?要是对面是司马光一流的人物将军也就只有自求多福了。”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小说推荐:《好感度拉满后我成了黑月光》《柯学世界里的柯研人》《从流浪地球开始的位面战争》《福晋来自末世[清穿]》《地球第一领主》《我真没想离婚后带球跑》《男主怀了我的崽》《北宋穿越指南》【花瓣小说】《撞星》
三傻二疯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奇书小说网qishuxiaoshuo.com),接着再看更方便。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