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三郎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奇书小说网qishuxiaoshuo.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姚子清的诀别电文中之所以没有提及周卫国突围的事情,其实也是为了掩护周卫国他们。

道理很简单,如果他提及的话,万一国军内部有日军的奸细,并将周卫国突围的消息传递给日军。

那么日军必定会疯狂的拦截周卫国他们。

毕竟,出了宝山城并不意味着安全,后面还有很大一片日军占领区,以及数道日军封锁线。

即便日军间谍无法触碰到高层秘密,不知道周卫国突围的消息,也极有可能通过国军高层展露出来的蛛丝马迹,推测出什么。

反之,如果让前敌指挥部的高层军官们认为周卫国也死在了宝山城,纷纷露出发自内心的哀痛,便能最大程度的迷惑日军,从而让日军放松警惕。

相应的,周卫国他们突围的成功率也大上不少。

可以说,姚子清是将自己的一切,都奉献给了国家,奉献给了虎贲团……

第三战区前敌指挥部,作战室内。

每一次接到虎贲团发来的电文几乎都是好消息,这不禁让陈辞修形成了惯性思维。

因此,当这一次,他听到的是姚子清发来的诀别电文,说虎贲团要与宝山城共存亡,战至最后一兵一卒,杀身殉国,以报国恩的时候,他的脑袋‘嗡’的一下就炸开了。

他双眼一花,身体踉跄着向后退了去,脚下一绊,一屁股跌坐在了自己的座椅上。

“为什么?为什么会这样?我不是已经下命令,让姚子清和周卫国突围了吗?”

所有人的神情都低落到了极点,整个作战室除了轻微的呼吸声外,几乎没有其他任何声音,气氛压抑的可怕。

片刻后,第15集团军副司令罗尤青率先开口道:“总座,或许是虎贲团还没来得及突围,日军便再次对宝山城发动了进攻。”

陈辞修也知道绝对是这个原因,否则姚子清绝对不可能不突围。

好一会儿,陈辞修回过神来道:“立即发电联系虎贲团,询问那边的情况如何了,让姚子清和周卫国务必坚守住,就说我已经派遣重兵前去增援他们!”

说完,陈辞修又道:“命令正面部队,立即向宝山方向进攻,以牵制日军主力,接应营救虎贲团突围!”

罗尤青忙劝道:“总座不可,我军各部与日寇血战一月有余,诸部损失惨重不说,将士们也都疲惫不堪,防守尚且十分吃力,根本没有余力主动出击向日军发动反攻了啊!”

陈辞修何尝不知道这个道理,但淞沪战场好不容易出现两个能打胜仗的虎将,他实在不忍心这样的国家栋梁就此陨落宝山。

他正欲开口,前来汇报的通讯参谋却是抢先一步说道:“长官,虎贲团给前敌指挥部发来诀别电文后便失去了联系。

卑职尝试联络了几次,但发出去的信号都跟石沉大海一样,杳无音信。”

陈辞修一脸颓然。

通讯参谋想到每次虎贲团一有消息,陈长官便会在第一时间向委员长汇报。

于是又试探性问道:“对了,长官,虎贲团的消息,需要向委座汇报吗?”

陈辞修:“委座为了这场战役日夜操劳,早已经身心俱疲,今晚就不要打扰他了,明日一早再汇报吧。”

“是!”

通讯参谋应诺一声,将手里译好的电文递交给陈辞修,便小心翼翼的离开了作战室。

值得一提的是,魏明扬之所以关闭电台,也是遵照团座姚子清的命令。

因为电台只要打开就会有信号,有信号就有被敌人通讯部队监测到的可能,所以,为了让周卫国能够顺利突出重围,姚子清必须要将所有的风险都控制到最低。

……

今夜注定是一个难眠之夜。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小说推荐:《万人嫌断情绝爱后》【比奇楼】《炼道升仙》【都来读小说】《了了》《少女的野犬》《嫁给铁哥们》【全本迷】《谁让他修仙的!》《在反派出生前(快穿)

历史小说推荐阅读 More+
神话版三国

神话版三国

坟土荒草
历史 连载 3272万字
我在三国骑砍无双

我在三国骑砍无双

剑从天降
这是一个内测玩家带着角色数据乱入现实东汉末年的故事。开局中平五年大乱中的并州,这一年董卓还未进京,丁原还在路上,吕布尚未崛起,貂蝉正待长成。首先第一步,走吕布的路,让吕布无路可走。
历史 连载 212万字
枭雄1990

枭雄1990

落笔生
【放眼世间皆棋子,莫问谁是落子人。】前世陆野轻信身边人,落得惨死狱中下场。回到1990年,面对时代的浪潮,他起于微末,一路披荆,却不似少年郎意气风发。醒掌天下事,睡卧美人床。看陆野如何成为一代枭雄,执棋对弈成为那落子之人。
历史 连载 478万字
重生西班牙

重生西班牙

二氧硅
法国大革命开启了欧洲新时代,半岛硝烟的西班牙该如何走出不一样的未来?
历史 连载 35万字
非洲创业实录

非洲创业实录

恶的呃呃呃
重生霍亨索伦家族施瓦本支黑兴根王子,眼看欧陆风云,大战将起,这欧陆不待也罢。东非圈地,移民开发,农业立根基,一步一个脚印,借助危机实现工业化。
历史 连载 34万字
崇祯重振大明

崇祯重振大明

凤凰北斗
一个现代人穿越成为大明崇祯皇帝,重振大明朝的努力。以《崇祯长编》《崇祯实录》《酌中志》等为准,前期按真实历史上的时间线写。
历史 连载 138万字